首页

国产足交视频在线

时间:2025-05-29 00:45:58 作者:侨乡青田首批杨梅启程新加坡 保鲜提质售出“金果果” 浏览量:22815

  中新网上海8月8日电(记者 陈静)夏氏外科、朱氏妇科、陈氏儿科……8日,在上海市中心人流最密集的地铁站之一——南京东路地铁站的文化长廊,16个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场亮相“医道传承——非遗映象展”。

“医道传承——非遗映象展”8日在南京东路地铁站开幕。(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)

  在数十米的文化长廊橱窗里,不同流派中医的历史、珍贵的中医老物件、中医古籍等吸引了来往民众驻足观看。蔡氏妇科项目展示中,一幅“急公好义”金线软匾引人注目。据悉,此匾历经浩劫,由蔡氏妇科传人蔡小荪珍藏60余年,将其捐赠给淞沪抗战纪念馆。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介绍,在淞沪抗战期间,虽然蔡氏妇科传人蔡香荪先生自己的住宅被日寇炸毁,但他仍组织了两支救护队参加对军队和民众的救治,这展现了中医大家的家国情怀。在陈氏儿科项目的展示中,有一根古老的银针。贾杨告诉记者,这根银针有两种作用:可治疗孩子口腔疾病,还可以刺激穴位。

观众在仔细观看展览。(中新网记者陈静摄)

  在项目展示中,记者看到了黄墙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。黄墙朱氏一指禅推拿是国家级非遗朱氏一指禅推拿的一个分支。朱氏一指禅推拿传承近百年,以朱氏独创的一指禅推摩法为主要手法,集中医理论、手法、功法、疗法与心法为一体。记者看到,橱窗中展示了一个练功袋子。据介绍,朱氏一指禅推拿的传承者需同时练功,功法就是做推拿的基础。朱氏一指禅推拿传人朱鼎成当日对记者介绍,练功时,手指在8寸长、4寸宽的米袋上不断揉推,一分钟要达到约120下,每天练5个到6个小时,一年后,米袋里的米要被推成米粉。

  贾杨介绍,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来自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针灸、推拿、伤科、喉科和中药8个专业的16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希望通过集中展示,体现海派中医兼容并蓄、海纳百川的文化内涵,让南来北往的人们在匆匆行色中近距离了解中医药,感受海派文化、中医药非遗之美,领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。

  朱氏妇科传人董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医道传承——非遗映象展”给中医和民众之间搭建“桥梁”,让民众直观、清晰地了解海派中医及流派传承,特别有意义。

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为观众讲解。(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供图)

  据悉,“医道传承——非遗映象展”是上海地铁“非遗进地铁”品牌的一次重要活动。上海地铁方面当日表示,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,上海地铁致力于打造“有温度,有情怀,可阅读”的城市“第二空间”,希望通过此次展览,让过往民众在出行中了解非遗技艺,感悟中国传统文化。

  在采访中,贾杨透露,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将与相关部门合作,开展海派中医药文化艺术大展,以艺术形式展现中医药非遗,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中医药文化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文化中国行|当百年国博遇上“文博热”

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既需要硬举措,也离不开软环境。“环境好,则人才聚、事业兴”,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关键在于营造宜研宜业的良好人才生态。为此,人才工作者要完善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特点的制度机制,尊重人才创新自主权,给予青年人才足够的信任,做到创新不问出身、不论资历、不设门槛。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减负,让其专心开展科研攻关,减少参加非学术性、应景性、应酬性活动。改革人才评价机制,坚持“破四唯”与“立新标”并举,加快健全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完善评价标准,侧重推行聘期评价、长周期评价,让青年科技人才热衷于追求长期科研成果、敢坐甘坐“冷板凳”,加快形成适于人才培养、利于人才成长、益于人才创新的社会氛围。

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长沙召开

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艰巨任务,要求进一步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参与、国家治理、激励凝聚等各方面功能,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一切领域。新征程上,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和整体安排,健全民主制度,丰富民主形式,拓宽民主渠道,创新民主实践,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。

沪澳两地签卫生、气象、教育等多项合作协议

行动开始之后两个月,也就是今年9月,湖南省纪委监委就先后对湘西州11名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,邵阳市11名党员干部违规吃喝、醉驾“顶包”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通报。

新华社快讯:中共中央就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逝世向越共中央致唁电

巴西圣保罗州公安厅民警总长代表、旅游安全局局长费尔南达·赫贝拉(Fernanda Herbella)建议,利用“馆侨企警”的合作平台,加强信息共享,为中资企业和侨社举办安全讲座,以提高社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。

(两会声音)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:审慎推行预制菜,规范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

朝格吉乐图和高娃夫妇退休后在“民族团结之家”当起了老师。书画室里,朝格吉乐图带着社区书法班的学生挥毫泼墨,汉文书法飘逸流畅,蒙古文书法韵味独具;手工艺室里,高娃教大家刺绣,墙上挂着她和社区30多名各族姐妹共同完成的《草原儿女心向党》《民族团结一家亲》等刺绣挂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